光赞经卷第二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行空品第三之二   贤者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从何所退没而生于是。   佛语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从他方佛国终而生于此。若兜术天上迁移生此人间。或于人中来生。疾逮是般若波罗蜜行。其行般若波罗蜜者。此于现世而得成就。其人速近深妙法门。然后究竟般若波罗蜜。常值见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所在国土不离诸佛。或有菩萨摩诃萨。从兜术天化没其身。一生补处则不失六波罗蜜。所至到处诸总持门一切悉具。疾近三昧门。   佛言舍利弗。菩萨从人中终还生人间。此菩萨者则为阿惟越致。其人睹彼诸根寂定。不能速逮般若波罗蜜之行定也。亦不得近诸总持门。无三昧门。又舍利弗问言。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者。于此寿终当生何所。   佛言。于此寿终从一佛国游一佛国。诸佛世尊所现在处。未曾离诸天中天。或有菩萨摩诃萨。无沤和拘舍罗。修第一禅至于四禅。行六波罗蜜。由此禅故生长寿天上。假使从彼寿终之后逮得人身。值见诸佛世尊。诸根寂定而不聪明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萨摩诃萨。行第一禅至于四禅。行般若波罗蜜。而无沤和拘舍罗。然后舍禅生于欲界。是菩萨摩诃萨诸根寂定而不聪明。   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萨摩诃萨。行第一禅至于四禅。不离般若波罗蜜。观于空慧而入于定。至于识意慧而入于定。至于无用慧而入于定。至于有想无想而入于定。过是四天。修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行于大哀有沤和拘舍罗。所生之处不随禅教。不从慈悲喜护。不顺无色之禅。自在所生。所生之处常见现在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不离般若波罗蜜。是拔地劫中。当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得成阿惟三佛。   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萨摩诃萨。行第一禅至于四禅。行四等心过是四天。修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行于大哀有沤和拘舍罗。而不禅定所生之处。不得自在。其人而生于此欲界君子贵人姓梵志长者。欲教化众生有所利益。   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萨摩诃萨。行第一禅至于四禅行四等心。观于空慧识慧无用慧有想无想。过是四天。修三十七品。行大哀沤和拘舍罗。不随禅教而有所生。其人即生四大天王天上忉利天上焰天上兜术天上尼摩罗天上波罗尼蜜天上。生于彼间教化众生净于佛土。见诸佛世尊不离道教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有沤和拘舍罗。修第一禅行四等心。于是寿终。生梵身天上梵具天上梵度著天上大梵天上。在彼梵天及大梵天。从一佛国游一佛国。诸佛所现之土。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至阿惟三佛转法轮者。其菩萨摩诃萨。劝助诸佛令转法轮。   佛告舍利弗。一生补处开士大士。行智度无极。以善权方便。现行第一禅至四禅慈悲喜护三昧。至于空慧识慧无用慧有想无思。过是四天。修三十七品行大哀。行空三昧无想三昧无愿三昧。开士交游自在所生也。其人面自见诸佛世尊。在其佛所净修梵行生兜术天上。在于其上为开导师。所度如船。诸根无瑕常安寂定。为无央数亿百千垓诸天眷属围绕。俱下于此。得成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得六神通。不生欲天色天无色天。从一佛国游一佛国。稽首奉事诸如来至真等正觉。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得六神通而自娱乐。从一佛国游一佛国。所在佛国。不闻声闻缘觉声。亦不闻名。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得六神通而自娱乐。普游十方。从一佛国到一佛国。所至佛土。寿命极长不可称限劫数之底。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得六神通而自娱乐。从一佛界到一佛界。所至佛土无有佛法及与圣众。便为歌颂分别解说佛法圣众功德之事。众生应时闻佛法圣众音声。心怀欣豫。寿终之后皆生有佛世尊现在国土。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从始发意。不得第一禅至于四禅。四等梵行四无色定。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者。终不曾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所生之处在于众生求名誉之士。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从初发意度于灭寂。得不退转住不动转地。当至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从初发意。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便转法轮。为无央数不可称计众生之类。开导利谊有所加益。然后至于无余于泥洹界而般泥曰。般泥曰后。其法则住一劫若复过劫。   复次舍利弗。开士大士从初发意。行智慧度无极。与无央数亿百千垓诸开士俱。从一佛国游一佛国。所生佛土严净境界。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逮得四禅及四等心无色定。而自娱乐。得第一禅。从一禅起入寂然定。而以正受。从灭定禅起至于四禅。而以思惟。从四禅起灭寂禅定。从灭寂禅起至无量空禅。从无量空禅起以灭定禅。从灭定禅起至有想无想而入禅定。从有想无想禅定起。以灭寂禅定。是为舍利弗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以善权方便而现所行三昧正受。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得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根力觉意。至于八由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不得流布果往来果不还果无著果缘觉果。行智慧度无极。以善权方便与八圣路。开化众生。令得流布果往来果不还果无著果缘觉果。   佛告舍利弗。其声闻缘觉果慧。则比开士逮得法忍。则知开士为不退转行是智慧度无极。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住六度无极。在兜术天而具足众空便毕。其开士大士则当知之。在贤劫开士数中当成佛。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逮得四禅及四等心四无色定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根力觉意。至于八由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其有众人行佛道者。终不建立于四圣谛。其开士大士。则为应在一生补处。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从一佛界度一佛界。普游诸国。所至之处教化众生使立佛道。其开士大士。无央数不可称计劫。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住度无极。常为众生遵修精进。未曾发意口说无益之事。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常精进欲救众生。从一佛国游一佛国。开化群萌使度勤苦。断于三恶考治之趣。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住六度无极。行布施度无极。眷属围绕导御众生令趣永安。饥者与食。渴者与浆。无衣与衣。无香与香杂香捣香。床卧之具奴婢车乘金银七宝所求索生活之业。终不逆人随其所侥。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自化其身如如来入于地狱。为地狱中人而说经法。及畜生饿鬼分别演谊。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自化身心犹如佛像。度于东方江河沙等佛土。为诸众生说说经法。稽首如来净其佛土。其闻经者悉发道意。如是之比普至十方诸佛世界。观诸佛国。择取上士自净国土。令其微妙五事有胜于其佛。开士大士。具足成就一生补处。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应时具足三十二大人之相。诸根上妙而悉通达。则以此精进诸根。无数人所见敬爱。令不可计众生之类发悦豫心。稍稍使入三涂者令得灭度。   佛言舍利弗。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当清净其身口意。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诸根上妙形类端正。不自咨嗟不说他人瑕。常省己过不讼他阙。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从初发意。行布施度无极戒度无极。已得住立此二度无极。摄取无数转轮圣王极尊之位。不可计限。转轮圣王彼所在处。见无央数百千诸佛。便稽首礼。承事供养诸佛世尊。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住六度无极。为诸众生演法光明自照已。以此法曜未曾亡失。至于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如是舍利弗。开士大士。多所照明于诸佛法。是故舍利弗。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常当精修护身口意。令身口意无所犯负也。   贤者舍利弗言。唯然世尊。何所开士大士精修众行。护身口意无所犯负。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心自念言。是为彼身所作身所兴造有所成立。是则为言是六为心。其心所为有所成立。是为开士大士护身口意。开士大士行智慧无极。亦无得身亦不得言亦不得心。设使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得身口意。所固身口意。则有贪嫉之心。则亦复起犯戒之心嗔恚之心懈怠之心乱意之心邪智之心。   佛言舍利弗。如是行者不当名之为开士。是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净身瑕秽净口瑕秽净心瑕秽。令无缺减。是言开士。   贤者舍利弗白佛言。云何开士大士净身口意之瑕秽。   世尊答曰。假使开士大士不自得身。亦复不得口言心念。   佛言。如是舍利弗。开士大士净身口意。设使身口意瑕恶则为利养。假令开士大士从初发意。奉行十善报应之向。不发声闻缘觉意。如是开士大士净除身口意瑕秽。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欲求佛道。行布施度无极戒忍度无极精进度无极一心度无极。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开士大士欲求佛道。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假使不得身口行言心念。不得布施度无极戒度无极忍度无极精进度无极一心度无极智慧度无极。不得声闻缘觉。不得开士。不得佛道。是故开士求于佛道。于一切法无所得故。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已。有所至到亦无所到。无能得便。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有至到亦无所到无能得便。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行六度无极时。不念色。不念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念眼耳鼻舌身意。不念色声香味细滑法。不念眼不念色不念眼色识。不念耳不念声不念耳声识。不念鼻不念香不念鼻香识。不念舌不念味不念舌味识。不念身不念细滑不念身细滑识。不念意不念法不念意法识。不念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不念布施度无极戒忍精进一心智慧度无极。不念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不念流布往来不还无著缘觉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佛言舍利弗。开士大士如是行者。则能具足长益六度无极。所至到处亦无所到无能得便。   佛告舍利弗。或有开士大士。住智慧度无极具足诸通慧。则以其慧所行之谊。终不堕落至于无余。不为众人所见憎恶。亦不贫匮。亦不身故而受于色。所以身故。而自破坏诸天世人阿须伦。   舍利弗白佛言。何所开士大士慧。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所用承慧。见东方江河沙等如来至真等正觉。闻所说法睹于圣众。见诸佛国清净清净之法。所以开士大士。从所顺慧。无有佛想无开士想。无声闻想无缘觉想。不为己慧有佛土想。所以者何。开士大士行布施度无极。不得布施度无极。行戒忍精进一心智慧度无极。不得戒忍精进一心智慧度无极。所以慧致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是为开士大士慧。以用斯慧。具足一切诸法之本。于一切法亦无所念。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智慧度无极净于五眼。何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舍利弗白佛言。唯然世尊。云何开士净肉眼。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或以肉眼见四千里。或有开士大士。自以肉眼见八千里。有开士大士或以肉眼见阎浮提。有开士大士或以肉眼见二阎浮提。或有开士大士。以肉眼见四天下。有开士大士以肉眼见千世界。有开士大士以肉眼见二千世界。有开士大士以肉眼见三千大千世界。   佛语舍利弗。是为开士大士得肉眼净。   舍利弗又问。何谓开士大士得天眼净。   佛告舍利弗。其四大天王天上诸天眼。开士大士皆知之。忉利天焰天兜术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至阿迦腻吒天诸天之眼。开士大士皆知之。其开士天眼。及四大天王。上至阿迦腻吒天。开士皆知之。其开士大士天眼。以此天眼。睹见东方江河沙等佛世界众生。终始皆悉知。乃至十方诸佛世界。悉睹见众生生死。   佛言舍利弗。是开士大士天眼净。   舍利弗又问。唯然世尊。云何开士大士慧眼净。   佛告舍利弗。其开士大士智慧眼者。不作是念。法有所有。有为无为有形无形。世间法度世法。有漏无漏。其开士慧眼者。睹于诸法。无不见闻无量无数。是为开士大士慧眼净。   舍利弗又问。唯然世尊。云何开士大士法眼净。   佛告舍利弗。于是开士大士。则以法眼作是分别。某行信某行法。某行空某行无想某行无愿。以是脱门也。得五根得无见三昧。已得无见三昧则兴发度智之慧。已得度智之慧则断三结。何等为三。一者贪身二者狐疑三者毁戒。是为三结。能除贪身无有狐疑。不毁禁戒则无有结。无有结者则流布人也。彼得行由路。除淫欲嗔恚怒痴薄。是谓往还人也。以此所由路。加以殷勤。淫欲嗔恚淫怒痴断。是谓不还人也。彼于由路。益加勤行。少于色欲无色欲无明憍慢断除。是谓无著人也。是谓行空人也。空于脱门而获五根。致无见三昧。以无见三昧。兴发度慧至得缘觉。又此人者。已无想脱门得于五根。取要言之至得无著。是为开士法眼之净。假使开士能分别解。其有合会法皆归尽宗。见诸法尽得于五根。是为开士法眼净。   复次舍利弗。开士大士分别如是。此初发意开士。行布施度无极戒度无极忍度无极精进度无极一心度无极智慧度无极及信根精进根。而根所行具足善权方便。己身常立于善德根本。其开士生于君子贵姓梵志长者。四王天上忉利天焰天兜术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生于彼天。所住之表开化众生。皆令群萌入于安行。净于佛土值见如来至真等正觉。供养奉事。不堕声闻缘觉地。某开士大士退转。某不退转。至于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是开士大士法眼净。   复次舍利弗。开士大士。分别如是。开士已受决者。得无上之道成最正觉。某开士未受决于无上正真之道。某开士无所造立。某开士是不退转。某开士非不退转。某开士神通具足。某开士神通不具足。某开士神通具足。往诣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稽首礼于如来至真等正觉。供养奉事。某开士未得神通。某开士当得神通。某开士佛土所有则当清净。某开士国土所有不能清净。某开士当教化众生。某开士不教化。某开士为诸佛世尊所叹。某开士诸佛世尊当近立在前。某开士诸佛世尊不现立前。某开士寿命当有限。某开士寿命无有量。某开士比丘众当有限。某开士比丘众当无限。某开士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以众开士为僧。某开士得为佛时无开士众。某开士当以勤苦行成。某开士当以安隐行成。某开士当究竟终始穷尽。某开士不究竟终始穷尽。某开士当坐道场树下。某开士不坐道场树下。某开士当有魔试。某开士无魔试。某开士如是。舍利弗。是为开士大士法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开士大士佛眼净。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所用因与无上道意。金刚之喻三昧正受。具足一切诸通慧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大慈大悲。至于开士大士眼。普达一切佛法。于一切佛法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无有限量无所不通。是舍利弗。开士大士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时。乃能具足得佛眼净。   佛告舍利弗。如是开士大士欲得五眼。当奉行六度无极。所以者何。是故六度无极。皆入一切诸善德法。皆悉解了声闻法缘觉法开士法。是故舍利弗。得平等心至斯行者。则便救摄一切诸法。当观智慧度无极。智慧度无极是五眼之亲母也。开士大士学是五眼。以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佛告舍利弗。或有开士大士。修于神通至度无极。无央数神通因缘之事。住于斯地以一身之化若干形。还复为一身。于是墙壁隔碍山陵嵩高。越之无碍。如虚空中水品流行处为云气。譬如飞鸟游行空中。出入于地。出无间入无孔。譬如入水。履行水上其由如地。身出焰光犹如大火。此诸日月光明威神巍巍难及。则以手掌扪其日月而捉光明。犹得自在。身至梵天。不以神足而自贡高。意不慢恣亦无所念。其神足亦无所得亦无憍逸。起亦无所想亦无念者。兴自然空。自然空者则为寂寞。其自然者亦无所起。又如斯者。不发神足及神足行。唯以专思诸通慧事。是开士智度无极神足证慧神足所由。   佛告舍利弗。其开士大士净于天耳越天人耳。得闻一一音诸天人声。亦不想念天耳之种。不作是念我闻其声。亦无所得。自然之空自然寂寞。其自然者。则无所起亦无所得亦无所念。亦不自念我得天耳。唯以志于诸通事。开士大士。是为行智慧度无极天耳证慧神通之行。   佛告舍利弗。其开士大士。则知他人众生心念虚实所趣。有欲心无欲心。有欲想无欲想。嗔恚心嗔恚想。离嗔恚心离嗔恚想。愚痴心愚痴想。离愚痴心离愚痴想。有思爱心离思爱心。有所受无所受。若举若下。卒暴心安祥心。若大心若小心。若定心若不定心。若脱心若不脱心。其彼心污染甫当污染。其心染想甫当染想。如审晓了分别虚实。有无上心念于无上。亦无所念亦无所想。所以者何。诸心无心所由起。诸心无想念。则忧忆念往古游居慧所证明所以神通游于居。慧所证明所以神通以此御之。一心念识百日事百月事百岁事。一劫百劫无央数劫。无数百劫无数千劫。无央。数亿百千垓。悉识念之本。所在处。其字为其种姓为某。所生如斯。食饮亦然。久住如此。寿命长短苦乐善恶。从彼终没生于某处。此众此生彼所说如是。能识念无央数过去游居。亦不想念所获神通。   佛语舍利弗。开士大士。智慧度无极能如是者。则为识念往古游居神通明证之慧。是为神通慧行。   佛告舍利弗。其开士大士则以天眼。睹于众生生死终始善根恶根祸福善恶趣安趣苦微妙瑕秽。由其所作悉了知之。某可愍之。了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具足恶行。诽谤贤圣奉于邪见。以此缘故碎身寿命。趣于勤苦堕于地狱。此仁贤等众生之类。其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众行具足不谤贤圣奉遵正见。缘此行故碎身寿终。趣于安隐升生天上。睹见八方上下可愍之了。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具足恶行诽谤贤圣奉于邪见。以此缘故碎身寿命。趣于勤苦堕地狱。此仁圣等众生之类。其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众善具足不谤圣贤奉遵正见。缘此行故碎身寿终。趣于安隐升生天上。睹见八方上下。神通已达皆然。睹见十方无有蔽碍。   佛告舍利弗。其开士大士逮得知人心念。一日百日一岁百岁。一劫百劫千劫万劫亿劫无央数劫。无央数亿亿百千劫至于无限。十方世界诸佛国土。所念无量不可称限心无蔽碍。是谓开士大士知他人心所念往古游居神通明证之慧神通慧行。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自知身所从来。一生百生千生万亿生无央数亿生。一劫百劫千劫万劫亿劫无数亿劫。善恶祸福善恶所趣。父母兄弟宗室妻子。势贵富乐贫贱困苦。愚智穷达名字种姓。是为开士大士知身所从来往古游居神明证之慧神通慧行。五道自然睹见十方无有蔽碍。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有漏尽慧证神通为达。不堕声闻缘觉地。亦不想念他异之法。亦不想念我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亦不以漏尽之尽神通之慧为慢逸念。设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解十二因缘无根本三十七品无端绪教化一切。如是舍利弗。开士大士智慧度无极。为具足神通。已能具足则有长益。逮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佛告舍利弗。或有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住布施度无极。见能严净诸通道究竟真空。从其兴受而行恩德。   佛告舍利弗。或有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住戒度无极。具足严净诸通道究竟空。无信不信。无起不起。兴立于谊永无所生。   佛告舍利弗。或有开士行智慧度无极。住忍度无极。具足严净诸通道究竟真空。兴于忍辱无有嗔恨。解知无本一切悉空。   佛告舍利弗。或有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住精进度无极。具足严净诸通道究竟真空。身意精进专于一谊。所行精进无有诸漏。兴立此进。   佛告舍利弗。或有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住一心度无极。具足严净诸通道究竟真空。其心不乱不举不下。不起不灭兴立斯禅。   佛告舍利弗。或有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住智慧度无极。具足严净诸通道究竟真空。除邪见心。劝发无智兴无所与。   佛告舍利弗。如是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住六度无极。具足严净诸通道究竟真空。来不来者若无去来。与无所受。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怒。不进不怠。不禅不乱。不智不愚。其所施者亦无所念亦无想念。布施悭贪持戒犯禁。忍辱嗔恚。精进懈怠。一心乱意。智慧愚痴。不念骂詈不念歌叹。有为亦不想念。无起者。无所嗔者。无所骂者。亦不想念有所言谈。亦不念有亦不念无。   佛言。舍利弗。是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名德之称。声闻缘觉所不能及。备斯德已教化众生严净土。行于大慈得诸通道慧。   佛告舍利弗。开士大士智慧度无极。常发等心向于众生。已能等心向于众生。则便获致等于诸法。已能护致等诸法者。则能得立等诸众生。一切诸法应时现在。则为佛世尊所见爱敬。及诸开士一切声闻缘觉所见钦奉。然复在在所生处。目未曾见不可之事。耳不闻恶声。鼻不闻臭。口无恶味。身无粗坚。心无邪法。开士大士行智慧度无极。能如是者。终不亡失无上正真之道。   佛说是智慧度无极品时。三百比丘悉修行者。皆以璎珞奉散佛上。发无上正真之道心。佛尔时笑。贤者阿难。即从坐起更整衣服。右膝著地叉手白佛。何因缘笑。既笑当有意。   佛告阿难。此三百比丘六十一劫。当得作佛号曰大英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无上士道御天人师号佛众祐。于是终没当生阿閦如来至真等正觉国土。六万欲行天当在弥勒佛世时。出家为沙门承佛圣旨。于彼世时寻见千佛所行在于众生。八方上下亦复如是。各见千佛及诸国土。又复睹见此忍世界严净无瑕。如彼诸佛如来至真等正觉世界。于彼万人各自发愿。吾等各兴行意欲现在现在佛国。时佛即知善男子心之所念。即复笑。   阿难长跪重问佛言。何因缘笑。笑必有意。   佛告阿难。见是万人建立愿不。   对曰唯然。   世尊告曰。此万人于此寿终所生佛国。未曾远离诸佛如来。然后得佛号严净如来至真等正觉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叹等品第四   于是贤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大迦叶。此等及余无数圣通明达比丘及菩萨摩诃萨。清信士清信女。悉白佛言。唯然世尊。如是行者为是菩萨摩诃萨大度无极微妙波罗蜜无能胜者。最超波罗蜜无能越者。甚尊波罗蜜则而有持。势名波罗蜜无能及者。无上波罗蜜无能过者。无量波罗蜜无能过者。是诸菩萨摩诃萨无伦波罗蜜所度无极。无双波罗蜜空度无限。唯然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已相为空而度无极。无想波罗蜜所度无念。无愿波罗蜜所度无著。一切诸法空。悉自然无所有故。空波罗蜜自然空故。一切德具足波罗蜜所度无极。唯然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一切德备般若波罗蜜。无能当者。无所行波罗蜜。谓菩萨摩诃萨波罗蜜也。于是菩萨摩诃萨能等无等。其所施与假能具足。等无等波罗蜜则能到已还等。已能获到等无等。至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尸波罗蜜能还致等无等。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譬如菩萨行檀波罗蜜应所当为。天中天。不但有般若波罗蜜。便能获致等于无等。则于真法。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若转法轮等无所等。过去佛天中天。当来现在诸佛。悉行是般若波罗蜜。转等于无等之法轮者。是故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度一切诸法之表。当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当为作礼。诸天人民阿须伦。悉为行般若波罗蜜者稽首作礼。佛即告是于无央数诸声闻菩萨摩诃萨。如是如是。善男子。当为菩萨摩诃萨作礼。诸天人民阿须伦。若有行般若波罗蜜者皆来归命。   佛语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来现于世化现人间。若在天上。现君子族姓梵志长者。若现在转轮圣王。四王天上忉利天焰天兜率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阿迦腻吒天。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现出世间。辟支佛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现在世间。   佛言。以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而来现耳。若能致获饮食衣服床卧具屋宅灯火。明月珠宝水精琉璃。璧玉金银珊瑚琥珀砗磲码瑙以给众生。   佛语舍利弗。不以是故出现世间。以持斯语救护世间使得安隐。诸天人民所会伎乐。皆是菩萨摩诃萨怀来致现。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设有所行修六波罗蜜者。住六波罗蜜。欲劝众生布施之故便自施与。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亦复如是。以劝群萌修般若波罗蜜。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安一切众生之类。     摩诃般若波罗蜜授决品第五   于是世尊即出舌本。覆三千大千世界。从其舌本出无央数光明之耀。照于东方诸佛世界。应时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而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摩诃萨。睹光明各各在其佛土。自往咨启诸佛世尊而问斯谊。唯天中天。是何威神而令此土光明普照。于时其国诸如来众。各各告菩萨摩诃萨。善男子。欲知此变西方去此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有佛土名曰忍界。其佛号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出舌本光明。照于东方江河沙等世尊世界。普令照曜周及十方。所以然者。为诸菩萨摩诃萨讲般若波罗蜜。   于时彼土菩萨摩诃萨各自启佛。唯然大圣。我等欲往稽首归命释迦文如来及诸菩萨摩诃萨。并欲听省般若波罗蜜。   其佛告曰。往善男子。从仁择时如尔所欲。时诸菩萨启佛见听。各各自取众盖幢幡香华敷饰杂香捣香金花银花。往诣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稽首佛足。各以所赍众盖幢幡香华敷饰杂香捣香金华银华。用散佛上及诸菩萨诸声闻上。八方上下亦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摩诃萨。各各自于其国启白世尊。此之威曜何所从来。   诸佛告曰。有佛号名释迦文尼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出舌本光明之德。各照十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是其威曜。时诸菩萨各启其佛。欲往稽首释迦文见诸菩萨。   诸佛告曰。往族姓子。从仁择时如志所欲。诸菩萨众各赍供养。往诣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稽首作礼。进上所赍却坐一面。听佛所说。于时四大王天上诸天人忉利天焰天兜率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至阿迦腻吒天。各赍天花天香天捣香天杂香青莲华红莲花黄莲华白莲华。皆以天上微妙香华。各各执持往诣佛所。于时诸天上及诸菩萨。各各赍持香花杂香捣香。各各供养奉散如来至真等正觉上。于时所散华香。上在虚空化为宫殿。在于四方而于虚空中向于四面微妙分明。皆以众宝人所悦乐。   于众会亿百千垓。皆共叉手自归命佛。而问世尊。唯天中天。我等之身当来之世。愿得法利亦复如是。如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诸声闻众亦当如是。为诸会者讲说经法如今所演。尔时世尊知善男子心之所念。睹一切法永无所起亦无所行。一切诸法无所逮得。见心所忍佛应时笑。   贤者阿难前白佛言。佛何因笑。笑当有意。   佛告阿难。今此众会亿百千垓人。皆悉逮得不起法忍。过于当来六十八亿劫。当得作佛号曰觉华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劫名华事。世界曰严华。     摩诃般若波罗蜜分别空品第六   尔时佛告贤者须菩提。岂非堪任。为诸菩萨摩诃萨缘发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因此得生。于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声闻及天人各心念言。今须菩提自以辩才。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乎。乘佛圣旨说耶。   又须菩提。知诸菩萨摩诃萨众大声闻诸天人心之所念。谓贤者舍利弗。敢佛弟子有所说者。分别光曜一切皆乘如来威德。怛萨阿竭所可说法。彼一切法于本无诤。诸善男子当学斯法。则证其法学者。皆顺如来慧证境界。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非声闻辟支佛之境界。所以者何。说法得时莫不喜悦。   舍利弗谓须菩提。斯谓菩萨。   时须菩提白世尊曰。所谓菩萨者。天中天。何谓菩萨。于此法中何因有菩萨之言。我亦不见菩萨之法。何谓菩萨。唯天中天。我永不见般若波罗蜜及于菩萨。当云何说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当以何谊为诸菩萨讲般若波罗蜜而开导乎。佛告贤者须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及菩萨者。但假号耳。其名无名。其名不在于内不在于外不处两间。譬如须菩提所见人者但假托号。彼亦无名。其法不起不灭。因缘和合随俗所名。但音声言及我人寿命蚑行喘息蜎飞蠕动众生之类。所作所造所兴劝助。所见所睹所知所观。一切皆为假号之法。一切不起不灭。诸天人民所可言诲亦复如是。如此须菩提。计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名。悉为假号。皆不起不灭。至于天中天。所可言名等无有异。譬如须菩提于内所有所与我色斯亦假名法。为假托作斯字也。其假号法不起不灭。欲得了此因缘之合。有言声耳。痛痒思想生死识法为假号。其法所名不起不灭。若以因缘假托之现而有言声。如是须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有言菩萨及菩萨名。但所托者。其法不起不灭。所谓菩萨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名。悉无他倚因缘猗号而有斯言。眼则恍惚虚寂。至于假名法为托字。亦皆不起不灭。因缘假号而有言声。所谓眼空。其眼无内无外不处两间。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法为假托。其法不起不灭。因缘合名而有言声。其号心者。心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处两间。所谓色者。须菩提。法所假号不起不灭。亦不内外不处两间。其眼界者亦为假号。因法托名。其曰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细滑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法为借号而有言声。其法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及般若波罗蜜因法假号。其号不起不灭。猗托为名而有言声。般若波罗蜜菩萨字。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譬如须菩提所谓其内是我身因字头首。其名但言声。又复名颈项五阴两臂背脐胁两膑两脚。但假号耳。托首声言因缘法为号。计其法者不起不灭。计此所有悉为假托而立言声。计其名者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菩萨名者皆为假号。其法不起不灭。尽为假托而有言声。其名亦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譬如须菩提于此外有草木枝叶华实。计此一切。悉为假号而有言声。其名无名。其名不起不灭。假托为名而有言声。计其名者。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字。一切皆因法假号。其法不起不灭。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譬如须菩提过去诸佛世尊。皆共假传其号。当来现在亦复如是。譬如须菩提呼声之响。又如镜像幻化野马。如来解说一切诸法。皆犹如化但假有号。其号不起不灭。倚托为名而有言声。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般若波罗蜜但假号耳。其号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因缘合会而假虚号。所号善权所号法皆假托耳。当作是学行般若波罗蜜。不住名色亦无所见。不住痛痒思想生死识。不住于名。不睹名色不常。不见名色安乐不见名色苦恼。不见名色而有内者。不见名色而有外者。不见名色而有空者。不见名色无想之变。不见名色无愿之事。不见名色而寂寞。不见名色而慌忽者。不见名色而有欲尘。不见名色而诤讼者。不见名色而有起者。不见名色而有灭者。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细滑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一切皆尔。因缘合成而为假号。有是五阴。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及菩萨行。并于名号不有不无。不处有为界。不处无为界。亦无所见。所以者何。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无所想念。无应不应。亦不想念。行般若波罗蜜。处无想法行诸意止。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号。亦不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名。谁见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晓了分别诸法之本诸法相者。计诸法本诸法相者。亦无所著亦无诤讼。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因猗名。为法造号。其于佛道亦缘号不为假托。悉晓了之不猗于色。不猗痛痒思想生死识。不猗于眼耳鼻舌身意。亦不猗眼色识。不猗耳声识。不猗鼻香识。不猗舌味识。不猗身细滑识。不猗意法识。不猗眼习五阴之事。而无所猗不起痛痒。无苦无乐无不苦乐。乃至意识所习因缘。则有痛痒及与苦乐不苦不乐行者。于彼都无所猗。亦不猗著于有为界。亦不猗著于无为界。亦不猗著檀波罗蜜。亦不猗著尸波罗蜜。亦不猗著羼提波罗蜜。亦不猗著惟逮波罗蜜。亦不猗著禅波罗蜜。亦不猗著般若波罗蜜。亦不猗著相。亦不猗著菩萨之身。亦不猗著于肉眼亦不猗著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亦不猗著慧度无极。亦不猗著神通之意所度无极。亦不猗著内外。亦不猗著处于两间。亦不猗著于内之空。亦不猗著于外之空。亦不猗著无形之缘。亦不猗著自然之空。亦不猗著开化众生。亦不猗著佛土严净。亦不猗著沤和拘舍罗。所以者何。用一切法悉无所有故。当所著者。亦无所著亦无所有。当可持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而无所著。为行般若波罗蜜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便得长益入于寂然得菩萨道。入于阿惟越致神通具足。神通以具则游佛国教化众生。已化众生。则便供养诸佛世尊。则能严净诸佛国土。已能严净诸佛国土。诸佛世尊皆睹见。于时菩萨亦复遥见诸佛大圣。亦欲逮得功德善本。便当供养诸佛世尊稽首归命。则逮自然无量之德。亲近诸佛。便得从闻所说经典。已逮闻法未曾断绝。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阿惟三佛。诸总持门诸三昧门。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行。分别晓了一切诸法因缘假号。于须菩提意云何。色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须菩提答曰。不也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眼为菩萨乎。耳鼻舌身意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色声香味细滑法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又问于须菩提意云何。眼色识为菩萨乎。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地种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水种火种风种空种识种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无明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识名色六入所习爱痛受有生老病死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宁有异色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眼耳鼻舌身意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色声香味细滑法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十二因缘从无明至病老死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色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宁有异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佛告须菩提。于须菩提意解何等谊。以何等观察而答。   佛言。色非菩萨。痛痒思想生死识非菩萨。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从无明至生老病死非菩萨。其无本者谓非菩萨。若异无本亦非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吾我人寿亦不可得。云何当名为菩萨者。云何名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终始之患为菩萨耶。云何名异色异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耶。云何名异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为菩萨耶。云何名无本之事为菩萨耶。云何名异无本为菩萨耶。斯无处所。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当观众生人物无所有不可得。般若波罗蜜亦无所有不可得。菩萨当作是学。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者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口言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计色常计痛痒思想生死识常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计色无常计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常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乐痛痒思想生死识乐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苦痛痒思想生死识苦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是我所痛痒思想生死识是我所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非我所痛痒思想生死识非我所为菩萨耶。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空痛痒思想生死识空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无想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想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无愿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愿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不空不无想不无愿痛痒思想生死识不空不无想不无愿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无所有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佛告须菩提。仁见何谊而反云口所说。言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终始之患。苦乐善恶空无想无愿有与无悉非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究竟求色了不可得。何况甫复口言色者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究竟求常而不可得。何况无常而可得当为菩萨乎。究竟苦乐而不可得。何况口言苦乐为菩萨乎。究竟索是我所不可得。何况口言我非我为菩萨乎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然。究竟所有色不可得。何况口言色空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然。究竟求想不可得。何况口言色无想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究竟求愿不可得。何况口言色无愿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学般若波罗蜜当作是学。口所言色不可得者。痛痒思想生死识者。空无想无愿不得者。则为学般若波罗蜜。向者须菩提所言我于法中永不睹见为菩萨者。须菩提。欲知法不可见法。法不可见法界。法界不见法。色界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然。色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色界。眼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眼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意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意界。十八种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十八种界。有为界不见无为界。无为界不见有为界。有为界者亦不可两。无为界者亦不可名。无为者不可两。有为者亦不可名。如是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此者。于一切法永无所见。已无所见不恐不畏不难不惧。心不怯弱亦无所恨。所以者何。须菩提。已不见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见眼耳鼻舌身意。不见色声香味细滑法。不见色欲。至于法欲亦无所见。不见贪怒痴不见无明。至于行识名色六入所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亦无所见。不见吾我。不见人寿命。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不见声闻辟支佛。不见菩萨法。亦不见佛。亦不见法。不见菩萨众。已不见一切法。不恐不畏不难不惧。心不怯弱。   须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何因菩萨摩诃萨心不怯弱而无所著。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得心所念法。亦无所见。是故菩萨摩诃萨心不怯弱亦无所著。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而不恐怖。   佛告须菩提。菩萨不得心畏。亦无所见。是故菩萨摩诃萨而不恐怖。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而无所得。行般若波罗蜜乎。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所行般若波罗蜜。彼亦不得般若波罗蜜。亦复不得菩萨之心。其是为今设菩萨之为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