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门]缘起 四谛 五蕴 三界 因果 菩提心 八正道 十二因缘
·  [常识]三学 六道 涅槃 菩萨 三宝 三皈依 三法印 无常无我
·  [教义]神通 出家 和尚 法师  五乘教法 居家八法 教徒名称
·  [戒律]五戒 十戒 业报 具足戒  四念处 居士修行 佛教创立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称之为「 缘起 」。
  因缘果报
  一、缘起的定义
  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现观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缘起」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
  《中阿含经》云「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对缘起的定义。
  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
  二、缘起论的内容:因、缘、果
  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即因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
  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那么一切法存在或坏灭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据。凡果必有因,怎样的因便产生怎样的果,因果必相应。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缘起」法所阐述的,就是因、缘、果的关系,因、缘、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三、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无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法,都是为了诠显缘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说,《楞严经疏》说:「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这说明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贯性。
  佛教的各种理论和派别,均以缘起论作为理论基础来阐释自己的宗教观和宗教实践。主要有「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学说。尽管各宗各派的经典根据、论述说法不同,对于「缘起说」所阐述的,无非是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以及人生苦乐的来源。
  缘起是佛教异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释宇宙万法起灭,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稻秆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缘起性空」,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知缘起而有的一切法虚幻不实,即能从缘起法中见到诸法的空性,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见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须谛观缘起。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只有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达到菩提觉悟,以至佛的境界。
  四、缘起的意义
  缘起论显示世间上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因缘所生起,因此要过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遭逢不好的果报,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此外,缘起论启示世间万法是「无常」的,好的可能变坏,坏的也可能转好,因此,即使一时遭遇困难、挫折,只要能坚持百忍的朝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逆境终将成为过去,所以「无常」为人生带来无穷希望。
  诸法既是因缘所生,自然空无自性,无自性便无法自我主宰,所以说「无我」。若能正观缘起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能远离贪欲、憎恨、愚痴三毒烦恼。烦恼是系缚众生,使众生不能解脱自在的最大障碍;烦恼既除,当然就能获得生命的解脱。
  因此,认识缘起,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此必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而能活得踏实,活得自在,进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养随缘的习惯,拥有希望的未来,了悟真实的人生。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生老病死苦
  四谛概说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特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因此,「缘起」是佛陀自证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谛」则是「他受用」之始。
  四谛,又叫四圣谛。「谛」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为「不颠倒」,引申义就是「真理」,「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那么,「四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四条真理。
  《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若能如实知见四谛,便是圣者,因此称为「四圣谛」。四谛的四条绝对正确的真理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告诉人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奠定了佛教教义的基础,可以说佛教所有的重要的哲学思想都与四谛有关,都是为了从某一方面为它论证。四谛理论在佛教的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
  四谛的苦谛
  四谛中的第一条真理是苦谛。苦谛是释迦牟尼在彻悟之后,对人生现象的价值判断,认为现实世界中充满了痛苦。
  四谛里「苦」的意义非常广,也许有人认为人生的苦乐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某些特别的事物,各人感受自有不同,但人生许多重要的经验和大事,则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如生、老、病、死。
  四谛中的苦谛所讲的,就是人生的根本痛苦与生命现象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具有普遍之真实性。人生苦之事实,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们都有一种本能,固执地相信这个世界总有某些事情是快乐的,决不能说一切都是痛苦的,这正是人们不能解脱的缘故。
  四谛的集谛
  四谛中的第二条真理是集谛。集谛指出了人生之所以「苦」的根源。
  集是众多汇集的意思,就是说众多痛苦的因,能招集众多生死苦果,故名为集。四谛中的集谛内涵简单地说来,就是众生一切痛苦皆可以溯源于三项根本原因,即贪欲、嗔恨、愚痴三种本能的烦恼。此三种根本烦恼即是造成一切有情众生痛苦之因。
  四谛的集谛所解释的就是这三种根本烦恼的性质,以及如何由彼而生死轮回之事实。轮回说和十二因缘说紧密相连,所以集谛又以十二因缘为主体,指出人生之所以苦的原因。
  四谛的灭谛
  释迦牟尼不单指出了人生苦恼的现象和原因,更清楚地说明这些现象是可以消除的,这就是四谛中的第三条真理 --- 灭谛。
  四谛中的灭是梵语「涅槃」的意译,梵文和巴利文认为涅槃是熄灭、止灭或吹灭的意思,表示火的熄灭。贪、嗔、痴被佛教视之为三毒火。
  在圣者的眼界中,这个世界的一切都被这三毒火燃烧,无刹那之安息。圣者能永断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了除生死患累的苦果,证得清净寂灭的解脱境界,这种解脱境界称为涅槃。
  涅槃是人生理想归宿的最高境界、最终目的,也是佛教教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在几乎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后方能达到,涅槃却可以当生成就,不必等到死方能获得。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他不受任何状态所束缚,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未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而不掺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只有清净、温柔,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情、了解与宽容。
  四谛的道谛
  在找到了人生理想的归宿后,释迦牟尼又为人们实现这种理想提供了一些方法,这就是四谛中的第四条真理 --- 道谛。
  四谛中的道在梵文的原始意义是道路、方法或姿态的意思,释迦牟尼借此词来说明要解脱人生苦恼的现象,就必须修道。
  佛祖在初转法轮时提出了一种中道观,为的是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经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寻快乐,这是低级、平庸、无益的凡夫之道;另一个极端是经由各种自虐的苦行以寻求快乐,这是痛苦的、无价值的、无益的。佛自己都曾尝试过这两种极端,深知其无有实益,才由亲身的证验,发现了能够产生知见,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槃的中道。
  中道一般称之为八正道,佛献身说法49年,几乎在他的全部教诫中都牵涉到这一道谛。他以各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措辞,对不同的人宣说这一真谛。除八正道外,后来又增加了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合称为七科三十七道品。
  四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对四谛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三度演说四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谛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同样证悟四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五蕴概说
  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现象为重点,而要说明人生,就必须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佛教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也就是说,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
  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五蕴的色、受、想、行、识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一、色蕴,“色”是指物质。色蕴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就说的是这四大。
  二、受蕴,是指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三、想蕴,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四、行蕴,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五、识蕴,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比如,区分与认识事物等。
  五蕴的意义
  五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要表明在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或永恒不变的主体,世间所谓的“我”仅是五蕴暂时的和合,“我”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把五蕴认做实在的“我”或不变的主体来执著。
  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是处于生死轮回中的、迷妄有情的众生生存场所,故三界又称为苦海。由于在三界中还有生死,所以只有跳出三界外,才能通向涅槃之路,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超越三界。
  三界里的欲界
  三界的欲界众生具有情欲、色欲、食欲、淫欲等各种强烈欲念。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地狱、饿鬼和畜生称为三恶道;人、阿修罗和天称为三善道;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
  要想升到三界的欲界天道中,就要持五戒,修十善,还要加上布施,就是把自己拥有的钱财、知道的佛法、掌握的技术以及自己具有的能力施舍给别人。
  三界里的色界
  三界的色界位于欲界之上,此界诸天众生,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有物质的身体。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而来,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分为四层,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和四禅天。
  要想升到三界的色界,就要修习四禅定,一个人禅定境界的高低,决定了他将来升到色界天的层次的高低。
  三界里的无色界
  三界的色界之上就是无色界,无色的众生不但没有情欲、色欲、食欲、淫欲等,而且连物质的身体也没有了。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得到的是自由状态。在无色界中,因修行的深浅而分为四种差别,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
  要想升到三界的无色界,要修习四种空定,超越色界和无色界的修习是四禅八定。
什么是因果?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
  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
  广义的因也包括缘。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佛教因果律随佛教的发展,也有了不同的说法:
  1、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关于因果观念主要是六因、四缘、五果。六因是在分析三世善恶果报的各种条件或作用时提出的,包括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和异熟因。四缘是一切有为法产生时的因,是从一般的果的产生角度来进行分析时所作出的对因的分类,包括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五果是因缘所生或道力所证之果,包括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和离系果。
  2、大乘佛教的中观派从其理论的“空”观出发,否定有实在的因果关系,认为因不实在,果也不实在,从而否定了因中有果论和因中无果论,否定有真正的“生”。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3、大乘佛教的瑜伽派从其理论的“识”出发,提出十因、四缘、五果,认为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实在性,但因“识”也不是真实有,所以其因果观念与中观派也就没有实质的差别。
什么是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佛教经论《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瑜伽师地论》谓初发菩提心者,即入大乘菩萨之行列。《发菩提心经论》说:“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憋众生、求最胜果四缘修观而发菩提心。”
  释迦牟尼佛于《华严经》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
  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会才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什么是八正道?
  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通过八正道的修行就能通往成佛之路。
  八正道最初是释迦牟尼佛针对婆罗门教、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修行方法。在他看来,苦行主义是对自我施加折磨,不会带来什么收效,而享乐主义沉迷于寻欢作乐的生活,更会通向毁灭之路。就此,他提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就是八正道。
  原始佛教十分重视这种不苦不乐的八正道修行方法,并将其列为道谛的具体内容。在佛教教义中,八正道就好像是盘旋直上的八个阶梯,沿着阶梯我们就可以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具体说来,八正道分别是:
  正见
  八正道的正见:正确的见解,就是对缘起论、四圣谛等佛教教义理解信服,并坚定不移地信奉。这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方法,因为有了正见,才能对事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破除外道的邪见,只有将正见作为基础,才能精进不懈地修行。
  正思维
  八正道的正思惟:正确的意识或观念,断除邪恶的欲念,生起正当的欲念。正思惟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舍弃执著或自私之心、慈善仁爱、无害,这些是修行的意志决心。
  正语
  八正道的正语:纯正清净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说谎、不谩骂、不诽谤、不恶语、不暴语,而使用友善纯洁的词句。
  正业
  八正道的正业:正当的活动、行为及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作一切恶行。正语、正业这两个阶梯是很难攀登的,一旦登上这个高度,就已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自制能力,修行的前景就会变得清晰、宽阔。
  正命
  八正道的正命:正当的谋生手段,就是按照佛教的标准来谋求生存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
  正精进
  八正道的正精进:正确的修行,使自己的身心臻于完善。到达这一阶段的人将完全理解自己行为的目的,无论衣食住行、工作休息,都能毫不松懈地按照佛法行动,从而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正念
  八正道的正念:正确的思维,牢记佛法,念念不忘佛教真理。到达此阶段的人,完全抛弃了“我”的念头,只考虑世界的真相,不再执著于不如实不如理的妄想。
  正定
  八正道的正定:对佛法有坚定不疑的定见,专心一志精进的修行。到达此阶段的人,完全抛弃了无根据的信仰和妄想,不再混乱与恐惧,身心寂静地修行。
什么是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对缘起论的最好解释,关于世界的由来佛陀提出了缘起论,而在人生过程的形成和变化的具体问题上,佛陀在缘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一、无明,指心的无知,包括不明善恶、不明佛法教义,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二、行,因为无明而做出善或恶的行为。
  三、识,因为过去的行为累积了一定的因果,从而投生于今世,成为新的生命。
  四、名色,指由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和合而形成的身心。
  五、六入,人在胚胎发育时,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能力。
  六、触,人在出生后,对外界事物有所接触。
  七、受,由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苦、乐、忧、喜的感觉。
  八、爱,对苦有强烈的憎恨,对乐有热烈的渴望,强烈的欲求或渴望,就是爱。
  九、为爱努力地追求。
  十、有,今生为爱产生诸多行为,成为下一世的果报。
  十一、生,有了今生的业因,而受来生的生命。
  十二、老死,有生必有死。
  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
  十二因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是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属于现在世,生和老死是属于未来世。
  十二因缘的三个阶段中有两重的因果: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
  过去因是无明和行,无明是过去世的迷惑,行是过去世的造业。现在果是识、名色、六处、触、受,正是由于过去因才有了现在的果,这就是第一重因果,过去因被称为“能引”,现在果被称为“所引”。
  现在因是爱、取、有,爱和取是现在世的迷惑,有是现在世的造业。未来果是生和老死,正是由于现在因才能了未来的果,这就是第二重因果,现在因被称为“能成”,未来果被称为“所成”。
  逆观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生命现象的总结,也是生命痛苦的原因。在《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中,佛祖说此法时,采用了逆观十二因缘。
  逆观十二因缘,就是把十二因缘从后往前推,从老死逐渐逆观到无明。
  老死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之所以会忧悲苦恼,是由于有生,因为没有生就没有死。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重要的条件是有,有就是身、口、意所造的善业和恶业对后果潜伏的一种力量,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和死。
  有又缘于取,正是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执著追求。才造成了善业和恶业。
  取又缘于爱,爱就是生命欲,正是有了生命欲才有执著的追求,产生了业力。
  爱又缘于受,受是对客观之事物产生的苦乐,正是这种苦乐的感觉,激发着生命的欲求。
  受又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有心理活动的开始,才有了受。
  触又缘于六处,六处是六根对六境的认识,由此产生了触。触又缘于名色,名色是身心合成的组织,六根依存于身心组织。
  名色又缘于识,识是名色的中心,它们之间互相依存。
  识又缘于行,识和名色都是由过去所造的业,也就是行而来的。
  行又缘于无明,无明就是对无常、无我的真实不认识,是人们生死痛苦的根本。
  十二因缘的意义
  因为十二因缘的每个要素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导致轮回流传不止,所以只要我们暂断轮回链上的任何一个接点,尤其是破除无明,就可以不再被十二因缘所束缚,跳出六道轮回,摆脱无休止的生死循环,这也是我们参悟十二因缘的目的。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三学指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学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定学是禅定、静虑;慧学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是佛教修行的根本,三学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
  戒学,三学的第一个阶段
  三学的戒学指的是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戒主要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种类。
  戒学按内容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如果按照合乎戒学的去做,就能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纯洁,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
  定学,三学的第二个阶段
  三学的定学指的是禅定、静虑。戒学是佛教为信徒追求生命超越竖起的路碑,但这些佛路历程中的指南要内化于人心,使人的心性受到改造,却需要入主观上能专注于这些路碑和指南,否则也难入于心。同时,佛教生命超越的指归是涅槃寂灭,是要让躁动不宁的生命意志归于平静,因而佛教的生命超越之道对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有着特殊的要求,这就产生了佛教的定学。
  定学就是禅定,禅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定的意思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即精神状态集中。
  小乘佛教的定学主要有四禅和四无色定,大乘佛教定学主要有念佛禅和实相禅。
  通过戒学进入禅定的状态,就会去除掉人生许多的烦恼,渐渐进入彻悟之境。
  慧学,三学的最高阶段
  三学的慧学指的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佛教之所以守戒律,习禅定,追求解脱成佛,基本缘由就在于佛教智慧彻悟宇宙人生真相,通达社会事理,所以佛教智慧既是佛教守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守戒习禅的理性结果。
  戒、定、慧三学与八正道的关系
  戒、定、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八正道指的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戒学主要是对人身体行为的特定约束,包括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定学主要是对人精神状态的严格控制,包括正定;慧学主要是对人认识的正确指导,包括正见、正思维、正念。
  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六道是欲界众生的栖居地,如果不能证悟成佛,就只能在这六道中轮回。
  佛教认为世俗的世界是由所谓六道组成,众生就是在这六道中不断的流转轮回。这六道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恶鬼道和地狱道。六道的前三道称为三乐趣、后三道称为三恶趣。
  1、天道,天道众生生活的自由自在,长寿而没有烦恼,是六道之首。但是他们迷恋于世俗享乐,当业力耗尽他们的福报,就会堕落到其他五道中去。
  2、人道,人道众生的受生方式是胎生,在人的一生当中要受到许多痛苦。
  3、阿修罗道,此道中的众生福报极大,寿命很长,与天界众生差别不大,所以又被称为“非天”。但是由于忌妒心重而好战,在与天界开战时,阿修罗往往战败而受到极大的痛苦。
  4、畜生道,六道里的畜生道众生散居于天上、地面、地底及水中,畜生们大都愚蠢而且缺乏精密的思考能力,所以它们不可能积累善业。此外,畜生还要忍受寒热和饥渴,在自然界中互相残杀。
  5、饿鬼道,在饿鬼道的众生没有食物和饮料,一般都是大肚子和小脑袋的形象,吃食物时,喉咙会有烧灼的感觉。饿鬼所受的苦比六道里的畜生道众生更大,但是其智力足以了解佛法,不像畜生般愚蠢。
  6、地狱道,在六道之中,地狱道众生所受之苦最为可怕。地狱道又可细分为八大寒地狱、八大热地狱、近边地狱和孤独地狱四大部分。
  涅槃指的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即不生不灭。涅槃意译为圆寂,功德圆满叫做圆,业障灭尽叫做寂。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释迦牟尼佛入涅槃
  为什么要涅槃
  佛教认为,众生所有的行为、言语和意念都会招致业报,行善就会得善报,行恶就会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报应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业,导致新的报应。众生就这样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中轮回不息,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具有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众生一切烦恼的根源在于有欲望,而欲望的产生直接源于人的无知,所以人只有摆脱无知,才能从根本去除人的欲望和痛苦,跳出六道轮回,进入一种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涅槃境界。
  对于涅槃含义的解说,一般小乘经论认为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大乘学者认为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本来自性清静涅槃和无住处涅槃,共四种。
  涅槃的四种类型
  一、有余涅檗:指涅槃后仍存有不彻底的心念,是罗汉的境界。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身体的存在,要受世间风雨、饥饿等痛苦,故称有余涅槃。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摆脱了烦恼,达到了涅槃的境界,但身体还在,这时也属于有余涅槃。
  二、无余涅槃:若肉身已死、断绝一切想念、一切果报也完全不存在了,就得到了无余涅槃。无余涅槃是佛的境界,释迦牟尼佛虽然早已证得无上菩提,但只有80岁时在娑罗树下入灭后才进入无余涅槃。
  三、本来自性清静涅槃:是指一切有情平等共有的真如法性,真如是一切现象的本质,故称自性;真如不生不灭,本来寂静,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有情虽然有圣凡的分别,但本具的真如法性无异。真如与一切法相非一非异,但都只能凭圣者的内证,并非语言文字和思想概念所能描述,本性寂静,故称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指虽已断除烦恼障,但尚未能断除所知障,所以仍有法执,不住生死而住涅槃,大智大悲时常并起,由于大智所以超脱烦恼,由于大悲,所以不舍众生,本体虽然寂静,大用却能无边,所以能够利乐众生,尽未来际。
  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a)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
  佛教的菩萨本义,和民间的观念不大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绝对不能称为菩萨。
  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份,众生要成佛,必须先发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条,称为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可见,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并不容易。
  不过,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
  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其实,妙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中国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国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的道场,称为四大名山。由此可以看出四大菩萨在我国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三宝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修得解脱之道。
  佛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
  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是佛宝。佛是梵文佛陀音译的省略,意译是觉者,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
  佛宝就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圆满佛道主要有佛身和佛德两个条件:
  1、佛身是指于无量阿僧祗劫,不惜生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包括法身、报身和应身。
  2、佛德是指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包括智德、断德和恩德。
  法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
  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是法宝,法宝是三宝的核心。法是梵文音译达摩的意译,意思是佛教的基本义理。所谓法宝是指诸佛的教法,主要以释迦牟尼的教法为主。
  法宝主要有三个要素:
  1、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
  2、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
  3、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僧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三宝
  佛教三宝中的第三宝是僧宝。僧是梵文音译僧迦的省略,意译是和合众、法众,一般指出家四人以上所组成的僧团。僧宝就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
  僧宝可分为义僧、贤圣僧和福田僧三种:
  1、义僧是指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
  2、贤圣僧是指道位以上的贤圣,小乘佛教中是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佛教中是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3、福田僧是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稳快乐。
  三皈依从本质上讲是皈依觉、正、净自性三宝,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皈依从佛教形式上讲指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宝。
  “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皈依就是求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诲,纠正生活当中许多错误的行为,这是正确的皈依动机。
  皈依,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师,也不是皈依某一个寺院。
  皈依佛
  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皈依觉,觉而不迷。没有接受佛陀教导时是“迷而不觉”。从迷惑处回头,依靠觉,这叫“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法是对宇宙、人生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一切众生有无量的苦恼,苦恼从什么地方来?对于自己、对于生活环境,不能够明了,于是产生错误的想法、看法,带来许许多多的苦难。佛法教导我们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方法。
  皈依僧
  皈依僧,僧是“清净、一尘不染、和合”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自性净。妄想是污染、分别是污染、执着是污染,贪瞋痴是最严重的污染,叫三毒!明了事实真相,就会统统放下,不再染着,恢复到身心清净,所以,从一切污染处回头,依清净心,这叫“皈依僧”。
  “觉而不迷”,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净而不染”,是“皈依僧”。皈依从本质上讲是皈依觉、正、净自性三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三法印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监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三法印
  三法印的概说
  世间上每个宗教都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等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
  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监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三法印的内容
  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大纲,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
  1、诸行无常: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无常」。
  无常有「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佛法中的无常,并非「断灭」,而是「变灭」,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不断的,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
  2、诸法无我: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我」的实体,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所以说「无我」。
  无我有「人无我」、「法无我」二种。因为一切法「无我」,所以「无自性」,无自性即「缘起性空」,无我系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所以要正确的了解佛法,必须彻知诸法无我。
  3、涅槃寂静:这是灭除贪、瞋、痴三毒烦恼,达到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涅槃」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寂静」是远离烦恼,断绝苦患,也是涅槃的代名词。
  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佛陀成道之初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显现。」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我执」之故,起「惑」造「业」,因「业」受「报」,于是流转生死;「我执」若除,则惑、业不起,当下即能证得涅槃实相。佛陀宣说三法印,就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我执,以引导众生出离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乐。
  三法印的地位
  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一切小乘经典都是以「三法印」来印证是否为佛说;大乘经典则以「一实相印」来印证佛法的究竟与否。一实相印其实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所以有不同的立名,是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所以佛陀说法才有广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个。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缘起论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无常无我
  “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基础的。“无常”与“无我”指出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具体点说,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成”,是指事物的生成;“住”,是指事物会在一定时间里处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无大变化的状态;“坏”,是指在住期之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并且时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空”,是指事物已经毁灭,形体不存。
  联系到人生现象上就是生、老、病、死。“无我”是指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且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佛教“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思想基础的。世界只不过是五种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而成,那么各种事物当然也就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了。既然如此,一切事物自然不会永恒长存,不仅形体是这样,精神也是这样。
  无常、无我的意义
  “无常”与“无我”作为一种对世界的认知理论是与四圣谛的人生观点紧密相连的。既然世间的一切是无永恒主体的,那么它就不值得人们去追求。
  然而,世俗之人由于无知,错把“无常”与“无我”的东西当成有常有我的东西来追求,这就必然陷入痛苦。所以要消除痛苦,就要消除人们的无知,认识到“无常”与“无我”的道理。
神通,应如何看待?
  神通是梵文的意译。亦译作“神通力”、“神力”。神通是佛、菩萨、阿罗汉等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法力。 神通是存在的,神通虽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但佛教不提倡用神通,佛教是觉悟、智慧的教育,过于使用神通,会让众生执著神通,神通不敌业力。
  神通的分类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1、天眼通:能见极远方事物,或能透视障碍物(例如:墙)或身体;不受光源明暗影响;
  2、天耳通:能听极远方音声,包括言语等;或能跨过障碍物听到音声(例如:密室对谈);
  3、他心通:能知众生心念造作;
  4、神足通:能随心游历极远处,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受时空限制;
  5、宿命通:能知众生的过去宿业,知道现时或未来受报的来由;
  6、漏尽通:“漏”即烦恼;破除执著烦恼,脱离轮回,指修行证阿罗汉果。
  神通的用处
  1、神通方便度化众生;    2、神通可以让众生起信心;    3、神通是教化弟子的一个有效工具。
  即使如是,佛教还是不提倡用神通,《维摩经》曰:“以神通慧,化愚痴众生”。佛、菩萨、大阿罗汉之所以显神通者,只为度化下劣根机,愚痴众生而已矣。
  因此凡是佛、菩萨、大阿罗汉等示现世间,弘扬佛法,皆现凡夫身。唯以戒、定、慧教化众生,绝不以神通接引众生。
  佛说:“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是故举凡于凡夫、居士面前显神通者,都是在临命终时。
  神通不敌业力
  神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神通在业力面前也无可奈何。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号称神通第一。相传,目犍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通过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犍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
  世尊表示目莲虽已是神通第一,神通力不敌业力,因此必须找更多的罗汉以群力才能救拔,为此目莲特别在洞穴外准备盥洗用品,等待结夏安居结束的修行罗汉使用盥洗,并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
  释迦牟尼佛是觉悟的大圣者,具有无上的大神通,可是当毗琉璃王最终决定要灭绝释迦族时,还是没有用神通来阻止。佛说:“释迦族受到宿世罪业之报,终究要倒塌的”。
  神通不敌业力,魔有神通力,但无觉悟、智慧,难以脱离魔道。
  神通求证的四个条件
  欲求证神通,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才不会走入歧途:
  1、安于慈悲:一切修持一旦离开慈悲,即为魔薮,缺乏慈悲心的神通,如虎狼毒蛇;
  2、住于净戒:有了持戒的修养,以戒律约束自己的身心,便不会依仗神通胡作非为,因为在净戒里才知道取舍;
  3、行于忍耐:若无忍耐的功力,动辄展现神通,导致伤人害已;
  4、用于智慧:神通不能祛除根本烦恼系缚,如无智慧,有了神通反而徒增烦恼,所以能在平常生活中体会佛法的真谛,净化三业,一切以道德行事,才是真正的神通。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出家条件主要有“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
  出家的条件
  佛教对于出家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一个人要出家,除了信奉佛教、真心愿意皈依佛门之外,一般来说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一个自由人。为人子女的,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身有官职的要辞去官职;已结婚的,要解除婚姻关系等。总之,出家前要摆脱人的所有社会属性。
  二、要接受身体检查。一些患有疾病和身体有缺陷的人是不允许出家的。主要有:患有恶疾的人;“黄门”,就是被阉割的人,这样的人是佛教尤其忌讳的;男性或者女性性征不全的人,这样的人被佛教视为身体不净。
  三、没有犯过罪。尤其是犯过重罪的人是被禁止出家的。
  四、没有债务纠纷。
  出家的程序、仪式
  出家和受戒密不可分,出家就要受戒,一个人只有正式受过戒了才能获得真正的僧人资格。一般来说,汉传佛教的僧人一般要受三次戒:第一次是沙弥戒;第二次是比丘戒;第三次是菩萨戒。这三戒合称“三坛传戒”。
  第二次受比丘戒是成为一名正式僧人的根本戒律。也就是说,受了比丘戒.就有了正式的僧人资格。
  受比丘戒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受戒者必须年满20岁,并且曾受过沙弥戒。其次,授戒仪式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主持和尚和证明人。
  汉传佛教一般要求“十师”,或者称“三师七证”。三师包括:授戒的主师、教授师和羯磨师(羯磨,指佛事中的表白、告知等事)。三师缺一不可。七证则是七位受过比丘戒的僧人在旁为证。 “三师七证”如果数量不够或者其中有一个人犯过戒律,授戒仪式就不能生效。
  最后,授比丘戒的仪式还要在特定的地点举行,这就是“戒坛”。
  比丘戒受戒仪式的程序大体如下:
  首先,寺院鸣钟,将僧众和受戒者集中到戒台殿,然后十师由戒坛南面下层东阶登坛,在坛顶自东向北绕佛像一周,依次就座。其他的僧人都在戒坛的中下两层依次坐下,而受戒者则站在坛下南边东阶上,面向西方。这时候,威仪教授师引导受戒人先向佛像行三遍跪拜礼,再一一礼拜十师及僧众,接着合掌跪在草垫上,念乞戒文:“大德一心念我某某,今请大德为和尚,愿大德为我做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悲故。”接着,教授师下坛,向受戒人说明比丘必备的衣钵等六种物品的名称和样式。并询问:“今此衣钵是汝自己有否?”受戒者一一回答说:“有”。
  此后,教授师单独、隐秘地向受戒人查问“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难事”是指不能受戒的恶事,“轻遮”是指身体具有某种缺陷,并不是做过恶事。对教授师的询问,受戒者要诚实地回答。这些“难事”和“轻遮”中,只要受戒者符合其中一条,就不允许受戒。如果考核全部通过,教授师将向僧众说明,这个受戒者是“遍净之身”。众僧同意后,受戒人进来,再次礼拜佛像、十师和众僧,然后登上坛顶,在羯磨师面前请戒。
  羯磨师在坛上当众再次查问受戒者是否犯有“难事”和“轻遮”。问完后,羯磨师开始做“四白羯磨”。这里的“白”是表白的意思,也就是羯磨师要向主戒的大德和其他僧众说明刚才询问的情况,请众僧表示是否同意。请示一共有四次,故称“四白羯磨”。最后一遍羯磨说完,众僧都不说话,就表示全体通过了。这时,羯磨师就宣布,此人可受具足戒。受戒完毕,十师和众僧依次下坛,比丘戒仪式结束。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和尚的。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adhyaya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老师”。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是对有相当地位、有相当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称和尚的。
  和尚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和尚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做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和尚字义是不符合的。
  法师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并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法师的。
  法师(Dhammacariya),通达佛法并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
  还有较高学位的,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 Suttacariya),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 Vinayacariya),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 Abhidhammacariya)。
  更高的是三藏法师(Tipitakacariya),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唐三藏法师玄奘。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法师的。
  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佛法,依此五乘教法而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
  人乘
  人以三皈五戒为乘,得以出离三途四趣而生人道。三皈,是指皈依佛(导师)、法(真理)、僧(亲教师)等三宝,藉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超越无边的生死苦轮,远离一切的怖畏,解脱一切的忧悲苦恼。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天乘
  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运载众生越过四洲而达天界。十善是指身业修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修持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修持不贪、不嗔、不邪见等三业,合称十善业道。同时修持禅定学,即色界天的四种禅定和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合称为四禅八定。
  声闻乘
  以四谛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有余涅槃而成阿罗汉。四圣谛指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是四种宇宙人生真实不虚的实相,只有圣者才能深切体悟而决定无疑。
  缘觉乘
  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无余涅檗而成辟支佛。世间一切法皆为缘起,缘起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是说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关系,都是从因缘而起的。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皆不出此缘起法。
  菩萨乘
  以悲智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涅槃彼岸。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人天乘的佛教,重于积集世间福行的增上心,以现世乐、后世乐为满足,是佛教的共世间法;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解脱的出离心,以涅槃解脱乐为最终的目的;菩萨乘的佛教,重于利他济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乐为修行的极致,而六度万行乃为利他济世的具体实践。
  居家八法是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在《杂阿含经》中,有个年轻的婆罗门名叫郁阇迦的向佛陀询问在家人的安乐之法,于是佛陀就向他说了居家八法。居家八法包括今世安乐四法和来世安乐四法两种,共八法。如果在家之人能按照居家八法修行,就能获得现实和未来安乐。
  今世安乐四法
  1、方便具足,就是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技术,从事对社会和民众有益的职业,工作中努力勤奋、尽心尽力,但不能从事违法经营活动,靠不正当的手段来谋生。
  2、守护具足,就是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合法财产,不要被有权势者、强盗、小偷侵吞盗窃;还要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火灾、水灾等各种意外灾害;如有人借贷,必须谨慎从事;本人不可沉迷酒色、赌博、歌舞伎乐。
  3、善知识具足,就是亲近良师、结交善友,不与欺诳、凶险、放逸的恶人来往。
  4、正命具足,就是善于理财,出纳平衡,不奢侈浪费。对于收入的分配,分为饮食、置办产业、储蓄、信贷、结婚、造住宅六份。如果做到了以上四具足,今世就可以得到平安、财富、健康、喜乐与吉祥。
  来世安乐四法
  1、信具足,就是正信佛、法、僧三宝,行三皈依,深刻信解而又愿求实现的净心,这等于八正道的正见、正志。
  2、戒具足,就是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
  3、施具足,就是不作家庭私产想,出于尊敬心,供施父母、师长、三宝;出于悲悯心,布施孤苦贫病;相当于八正道的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4、慧具足,就是明了四圣谛等正法,不但自己体悟真理,而且还要教人这样行。如果做到了以上四具足,就可得到来世的安乐吉祥。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佛经徒有许多的名称,名称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佛教徒的正式称呼,如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赛、优婆夷等。一类是对佛教徒的别称,如僧、沙门、和尚、阇梨、头陀。
  佛教徒名称的正式称呼
  一、比丘,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二、比丘尼,意思是乞士女,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相传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释迦牟尼的姨母。比丘尼要受“具足戒”。
  三、沙弥,意思是息慈、求寂等,称呼年龄不满20岁但已满14岁的少男出家者。他们虽然还不能受具足戒但也要受许多佛教戒律的约束,—般受持“十戒”。
  四、沙弥尼,意思是勤策女,称呼年龄已到14岁但还不到18岁的少女出家者。她们虽然不受“具足戒”的约束,但也有很强的行为规范要遵守。比如,不得于避处自弄身体、不得照镜子化妆等。
  五、式叉摩尼,意思是学法女,称呼年满18岁但还不满20岁的沙弥尼,她们专修“四根本戒”和“六法”。之所以要沙弥尼再经两年的式叉摩那时期才受具足戒,是因为要检验女弟子会不会怀孕。
  六、优婆塞,意思是清信士、近事男,称呼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众。这些信众虽然没有出家,但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教义加以约束,遵守“三皈五戒”。
  七、优婆夷,意思是清信女、近事女,称呼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众。她们与优婆塞同样,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一定要求加以限制,遵守“三皈五戒”。
  佛教徒名称的别称
  一、僧,梵文音译“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就是众多的出家人和合相处在一起。所以僧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称呼,一名出家人不能称为僧,由四个以上信奉佛法、遵守戒律的人所组成的组织才能称为“僧”。
  二、沙门,梵文音译,也译为“桑门”。沙门本是对古印度婆罗门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修行者的一个总的称呼。但传人我国后,就成为佛教徒特有的一个称呼。
  三、和尚,也称“和上”。在我国,“和尚”的称呼最为常见。其实,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这个称呼的。
  四、阇梨,阇梨的含义与和尚相近,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教授、规范正行等,即熟悉佛教徒的行为准则,能纠正弟子行为的一类教徒。阇梨与和尚的区别在于和尚的资历比阇梨深。
  五、头陀,对一类佛教徒的称呼,原意是抖擞、弃除等。正宗的“头陀”要抛弃一切物质生活的拖累,云游天下,修苦行,以乞食为生。所以也称呼头陀为“苦行僧”。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不杀生,五戒第一戒
  杀生的果报是疾病、短命。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助杀者。我们要健康、要长寿,健康长寿从哪里来的?从不杀生来。佛陀在大乘经典里面劝菩萨不食众生肉,这是健康长寿之道。纵然做不到,但决定不可以杀生,戒律里面有开缘,可以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没有看到杀、没有听到杀的声音、不为我杀。
  不偷盗,五戒第二戒
  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禁止窃取有主之物,无论是直接形式,还是间接形式,凡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应得的财物,都被称为偷盗。我们要想富有,要想自己的财富能够永远保持而不失去,那要晓得怎样修因。
  不邪淫,五戒第三戒
  禁止与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时、非处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缘的娼寮妓院。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美满,家族兴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禁止邪淫。
  不妄语,五戒第四戒
  禁止说谎、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伤人、胡言乱语、花言巧语。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言而有信,决定不妄语,才能得到大众的信任、支持、尊敬,事业一帆风顺。
  不饮酒,五戒第五戒
  禁止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但饮酒会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罪恶,触犯以上四戒,所以佛陀把这一条也列入戒律之一。
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不杀生
  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助杀者。
  不偷盗
  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禁止窃取有主之物,无论是直接形式,还是间接形式,凡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应得的财物,都被称为偷盗
  不邪淫
  禁止与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时、非处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缘的娼寮妓院。
  不妄语
  禁止说谎、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伤人、胡言乱语、花言巧语。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
  不饮酒
  禁止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但饮酒会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罪恶,触犯其他戒律。
  不涂饰
  主要就女性而言,化装会令人执着色身。
  不歌舞及旁听
  不贪声音。
  不坐高广大床
  主要是提醒不要贪睡,不追求睡眠的舒适。
  不非时食
  对于出家人来说,所有食物都是来自信徒的供养,过午不食能减轻供养者的负担。
  不蓄金银财宝
  不贪财物。
  业报指的是善恶业因所生的果报,佛教业报理论认为:众生所受的一切苦乐及生活环境等现实,都是由自己造的业所感召的果报,自作自受,业报通三世。
  业与报
  一、佛教“业”的意思是造作,泛指众生有意识的一切活动。
  业一般多指身、语、意三业:
  1、身业是指身体所作,举手投足等所做的一切事;
  2、语业是指发声、说话、吟唱等;
  3、意业是指心所法中的思,包括审虑、抉择、思维、想象等意识活动。
  由于身、语二业都由思发动,所以意业贯穿于身、语二业中。
  从道德角度和所生果报的苦乐来看,业又可以分为善、恶、无记三业:
  1、善业就是对今生后世有益且顺于理的造作;
  2、恶业就是对今生后世有害且逆于理的造作;
  3、无记业就是不善不恶的造作。
  业还有十善业、十恶业等说法。佛教认为,由善、恶业会产生业力,其力量十分强大,其作用十分复杂。
  二、佛教“报”就是一切众生在生活中,受宿生业力的影响支配,推动着对于当前环境苦、乐、忧、喜以及不苦不乐等五种境况的领受,也就是常说的果报。
  大凡世间一切的活动,有原因就有结果,有业力自然就有业力的反应,原因的结果就是果,业力的反应就是报。
  果是对因所说的,报是对业说的,实际上业报就是果报。
  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因果理论和业报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即善业必得善报,恶业必得恶报,无记业不受报,善恶杂业得善恶杂报,无漏业得无漏果报,彼此不杂,丝毫不差;
  2、自作自受,不由他人。即业因所生果报,必由造业者自己或自己的延续来承受,不能由他人替代;
  3、果依众缘,报通三世。即业因虽必生果,但果报的成熟必须具备条件,若条件不具备,就得不到果报;又由于果报通于三世,未必报在今世,但不管相隔多少劫,终会有受报之时;
  4、业由心造,因果可由心回转。即业力为自心所造,自心有自主性,而且业性本空,所以已造恶业之报可由修道或修善等消灭不受。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具足戒。关于具足戒的条目,虽然各地都有不同,但大致内容是相同的。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根据《四分律》,比丘的“具足戒”有250条,比丘尼的具足戒有348条,共分为8大类:
  一、波罗夷,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极大之罪,犯此类戒者要被逐出僧团。
  二、僧残,指比波罗夷轻一些的罪行,僧残的意思就是犯此类戒者还有残余的法命。
  三、不定,是指已经犯戒但犯戒程度还不明确的行为。
  四、舍堕,是指由于贪心而追求财物的行为。
  五、单堕,是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戒。
  六、波罗提提舍尼,意译为“悔过”,是轻微的过失,主要涉及佛教关于饮食等方面的规定,犯此戒者只需向一僧忏悔即可。
  七、众学,是较轻的过失,所涉及的是有关服装、食事、威仪等极细微的事情。
  八、灭诤,是为裁断有关僧尼犯戒等之诤议而设的七种方法,称之七灭诤法。
  四念处是用智慧观察身、受、心、法四念处,破除常、乐、我、净四颠倒。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的内容主要以五蕴为主: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而走上涅槃成佛之路。
  四念处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佛经中说,认真修学四念处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证悟初果。四念处能去除众生有常、乐、我、净四颠倒,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从而走上涅槃成佛之路。
  四念处概说
  四念处又称四念住,是佛教修持的入门方法。所谓四念处,就是对四种境界观察思维,安住心念,从而引发定慧的修道方式。
  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它是以五蕴为主,而分身、受、心、法四方面加以思维观察。
  简单地说,身就是色蕴,受就是受蕴,心就是识蕴,法就是想、行二蕴。
  众生对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四种颠倒妄见,以为自身是净的,感受是快乐的,心是恒常的,现象是有自体的,由此产生了贪爱无明。
  四念处就是让众生认识到自身都是不净的,受都是苦的,心识是无常的,法都是无我的,从而减少烦恼,引发定慧。
  身念处的修行
  四念处的身念处是指:对于自己的行、住、坐、卧等明了,做到观身不净。
  身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认识到众生都是不净的。
  修习身念处要从观内身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不干净的;然后观察外身,即他人的身体,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既可悲又可怜的,由不得我们,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与尘土同住。
  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众生便可看到,众生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而且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
  受念处的修行
  四念处的受念处是指: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
  受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发觉有受皆苦。
  在认识了身念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受念处,认识到感受是从六根而来,会产生快乐或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
  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来还是眼睛来,还要知道它是怎样灭掉的。接下来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
  心念处的修行
  四念处的心念处是指:当感受外境时,心的作用。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上。
  心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外境时心的作用,认识到心念是最无常的。
  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是耳朵在感受,耳识在作用,心在耳朵上起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去想。这样慢慢地观察就会发现,原来心念在六根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界上生灭最快的就是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要在心念处观察到心无常。
  法念处的修行
  四念处的法念处是指:法尘,比如想要骂人的心想就是法尘。
  法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五盖、五蕴、六根、六尘等,认识到一切法无我。
  修习法念处,最先观察的是贪、嗔、睡眠、掉悔和疑五盖,因为这些使人没有定力,从而没有智慧。然后观察五蕴,还要观察六根和六尘,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一切法皆是生灭无常的,自己不能做主,处于不自在的状态,因不自在所以是苦。众生深深执着的就是我,只不过是法尘而已,所以要观法无我、一切法无我。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在家居士修行时的事项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条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3、持斋,持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己的生活,即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和观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经典则广说在家菩萨应当怎样修六度、四摄,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标准。实际上有不及这个标准的,也有超过这个标准的。
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释迦牟尼成佛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向五名侍者宣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乔陈如等五人出家为佛弟子,从此,构成佛教的三个基本要素佛、法、僧三宝具备,佛教正式创立。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俗名为悉达多,出身于王族,自幼受的是良好的婆罗门教育,还练习过骑马射箭等武艺。他的父亲乃迦毗罗卫的国王净饭王,期待他长大后能继承王位,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功勋显赫的英明君主。
  但是,具备独立思考精神的悉达多太子没有照父亲的愿望成长。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并未把他的忧患意识消磨掉,现实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种种愁烦,使他体悟到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莫测。
  二十九岁的那一年,悉达多终于立志出家,找寻一条能够解脱身心痛苦和忧愁的道路。净饭王得知儿子离家出走,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在王族中选派了乔陈如等五名青年作为侍从尾随他。
  悉达多削发为僧后,在尼连禅河岸边苦修了六年。在六年的苦修生活中,他尝尽了万苦千辛,然而获得的却只是枯槁的面貌和赢弱的体质,远远没有实现他原先期望的精神解脱。事实使他醒悟:苦行是徒劳无功的。于是他决意放弃苦修。
  释迦牟尼走到尼连禅河中,一洗六年来的泥垢,并接受了一位牧女供给的牛奶。慢慢地,悉达多的体力得到了恢复。尾随他的五名侍者,以为他丧失了信心,颇为丧气,便毅然离开了他。
  于是,释迦牟尼独自一人来到尼连禅河边菩提伽耶附近,面对东方发愿说:“我今要是不能证得无上大觉,宁可死也不起此座。”经过了七个昼夜的苦思冥想,悉达多终于战胜了来自各方各面的烦恼魔障,在最后一天的黎明时分豁然开朗,彻悟到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门径,从而成为无上大觉的佛陀。
  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向过去尾随他的五名侍者宣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五名侍者立即皈依到佛陀的门下,成为佛陀最初的五个弟子。释迦牟尼佛鹿野苑初转法轮,乔陈如等五人出家为佛弟子,从此,构成佛教的三个基本要素佛、法、僧三宝具备,佛教正式创立。